敬畏即素质

生活中有一类人,外表似乎虔诚有加,戴缠巾,穿长袍,手拿念珠,说话离不开“求主饶恕”,但遇到经济问题,就让人大跌眼镜;判断人和事物时喜欢偏激,不喜欢公允;对教门的形式谨小慎微,但大是大非面前唯唯诺诺,没有立场。

也有另一类人,看似没有教门,穿着随意,言谈不拘小节,但经济问题上很干脆,从不含糊;对人对事持论公允,不走极端;大是大非面前非常清醒,敢作敢为。

这两类人,到底谁更有素质?

由此想到了安萨里的一句话:有些人把外表当成教门,把肤浅视作知识,而内心却腐败不堪。

先知时代那个衣着不整的乡下人,见了先知直呼其名,听了先知的话,当即表示不增不减地执行,然后扬长而去,连招呼也不打。

对于那样一个不修边幅的人,先知对圣门弟子们说:“你们想看天堂中的人吗?”圣门弟子们说:“怎么不想看呢?”先知说:“你们看那人,如果他说话算数,就是天堂中的人。”

一个看似没有教门的领导,在饥荒年代冒着被罢官、甚至杀头的危险,命令把国库里储存的种籽分发给饿得奄奄一息的老百姓。上面问罪时,他说:人都被饿死了,还留下种籽何用?!这个地区的老百姓至今对他念念不忘,提到他时就给他做好杜阿。

这个领导的胆识、勇气和无畏,不正是先知指着自己的胸所说“敬畏就在这里”,并连说三次吗?不正是先知所说“真主不看你们的体格与外表,而要看你们的内心和行为”吗?

伊斯兰术语中的“敬畏”(泰格瓦),其实与素质是同一个概念。

如果素质不是夸夸其谈,不是形式主义,那么敬畏何尝是限于功课、限于赞词的仪式?

那些没有“仪式”、没有“赞词”,却给人间带去实际温暖的行动,不就是另一种敬畏、另一种对真主的赞词,譬如那位饥荒中救了不少百姓的领导?

先知时代,一个叫西玛律的人由于屡次喝酒,屡次被鞭笞,因此部分圣门弟子就说:“愿真主诅咒他!”先知说:“你们不要联合恶魔对付你们的兄弟!他喜爱真主和使者!”

先知并没有因为西玛律经常喝酒而否认他是自己的“兄弟”,也没有因此而否认他对真主和使者的那份喜爱之情。

一个喝酒的人,心中还对真主和使者充满了爱。这个事实对我们的启发是深刻的。

启发之一,一个貌似没有教门的人,内心却有着一颗信仰的心、爱主爱圣的心。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时,应该一分为二,就事论事。

启发之二,我们看的是外表,而先知看的是内心。外表不容完全否定,但内心的素质才是一个人成败的关键。

启发之三,如果这个事情发生在我们这个时代,那些形式主义者就会对这个喝酒的人予以全盘否定,不会想到他有另外的一面,那就是对真主和使者的喜爱。

启发之四,一个有某种致命缺点的人,是否有另一种弥足珍贵的优点呢?先知对西玛律的态度,无疑给了我们肯定的答覆。这不仅是评判一个人、也是评判一段历史必备的方法论。

外表与素质合一,固然是理想选择。只是没有了素质,单凭外表,并不能拯救一个人。

先知说过:三种人因为沽名钓誉而入了火狱,第一种是古兰经诵读家,第二种是慷慨好施的人,第三种是驰骋疆场的战士。

这一著名圣训,不正否定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所谓“教门”吗?不正说明了素质第一、外表次之吗?

古兰经衡量一个人的标准是:“你们中最尊贵的人,便是最敬畏的人。”(49:13)先烈陈克礼把这里的“泰格瓦”(敬畏)译为“畏主守法”。我们不妨把它引申为“最有素质的人”。

功课、赞词、斋戒、朝觐等,无疑是伊斯兰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它们虔诚为主、不掺杂沽名钓誉的时候。但思想素质、人际关系更是伊斯兰的核心内容。

君不见,“你们把自己的脸转向东方和西方都不是正义……”(2:177),这段古兰经融信仰、品格、人际关系于一体;“不感谢人的人,不会感谢真主”,这段圣训把“爱人”作为“敬主”的前提。

【来源:微信公从号“瀚歌”】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