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中的差异文化

 

引言

自从大地有了人类以来,人们之间的差异就一直存在,这种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与人的认识能力、性格特征、利益、环境、不同的语言和宇宙现象等有关。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智力,只有和观点不同的人一起,也就是要在知识互动和学术辩论的环境之下,才能得到提升,这被誉为是智力和文化提高的最佳途径。

在教育和心理学领域的田园研究证明,认识的提高,思想的丰富,只有一个人置身在不同的处境,并且面对各个文化阶层的不同个体时才会实现。

各个民族不同的心理和智力特征,使得每个民族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述存在,由此在三个层面产生了严重的差异性,这三个层面分别是:感性、理性和行为①。

因此,对于差异,我们只能把它理解成是理智和能力的差别,以及看待生活的不同观点而产生的结果。一种差异,想要得到认可,必须是在一个体系之下,这样在差异存在的同时,也有着很多的共同点,这种共同点给共同建设和相互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尊贵的古兰经的话语针对的是全人类,考虑到了人所具有的思想特征和辩证性格。“在这部古兰经里,我确已为人们阐述了各种比喻,人是争辩最多的(18:54)”。

古兰经话语的提出,包含了很多的明证和论据,因此说,差异就是有据可依的一件事情。

在主的使者归真之后,辅士和迁士们聚在一起,想要回到他们迁徙之前的根源,寻根问祖,每个部落都要回到找回自己的部落之根,声称自己部落的悠久和古老,各种呼声此起彼伏,一片嘈杂,每个部落都在慷慨陈词,诉说自己的权威,以及为伊斯兰所做出的贡献。

但是,对这种差异(分歧)做出判决的是欧摩尔,当他出现后,对艾比·拜克尔说道:伸出你的手,我要对你宣誓效忠,主的使者因为我们的宗教而喜欢你,难道我们不应该为了我们的现实而喜欢你吗?哪里有提到部落民族?他们都纷纷站起来和艾卜·拜克尔许下盟约,为什么?

因为欧摩尔拿出了证据,主的使者曾经让艾卜·拜克尔代礼拜功,甚至有一次,主的使者卧病在床,而艾卜·拜克尔正好迟到了,欧摩尔以为自己嗓音洪亮而走到前面去领拜,然后主的使者出来抓住他的衣服,随后把艾卜·拜克尔推到前面,自己在艾卜·拜克尔的后面坐着礼了拜。

所以,是用证据来解决差异,这是伊斯兰思想中的一个基本礼节。对于证据,大家都知道,要么是古兰经,要么是圣训,要么是公决,要么是类比,要么是其它一些有分歧的细节性证据,比如优选法则、公众利益等,法学上的细节分歧,无关乎信仰和库夫尔②。

当伊玛目们产生差异的时候,谁也不会声称自己就绝对正确,而是会说:我的正确观点,也可能出错;别人的错误观点,也可能正确。保留分歧,保留友谊,也保留了谦虚,我付出努力就是为了追求真理。

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差异的本质和必然性,每个人,或者每个群体,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不要影响到他人的自由,或者是在社会中造成思想的动荡和混乱,给人们的情感带来负面影响。

差异文化的缺席,导致把事情人格化,有的人不接受不同意见,只是源于自己把之称为是一种人格的差异,甚至于把不采纳自己的观点当做是人格的失败,总是想方设法来制服对方。有的人明哲保身,保持沉默;有的人,在必要的时候发声,表明自己的不同意见,但并不想参与到辩论之中。

在孩子们的教育和成长中,必须要给他们灌输差异的礼节,在家庭中,通过收看传媒和卫视,培养一种思想意识,指出差异不意味着对立,当我和你有所不同的时候,与你的个人无关,而只是对想法、事件或问题而产生的差异,我们需要对话,而不是剥夺意见,要尊重多元,诉诸于证据和论证,任何人也无权剥夺他人表达的权利,在伊斯兰法学中的伟大伊玛目们,就有过非常精彩的范例,无论是在一个法学主张之内,还是在多个法学主张之间,他们都从来不妄断对方,或者是把对方从某个学派剔除出去。

因为和他人的不同而排挤对方,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问题,需要在我们当今的背景下实事求是地加以解决,这需要某种能力,来寻求和平相处,调节自己来面对各种挑战,并知道该如何应对?我们今天共同面对世界范围内流行的各种打着伊斯兰旗号的恐怖主义和其团体的威胁,谎称自己在捍卫伊斯兰,以圣战的名义,喊着恢复哈里发的口号,滥杀无辜,作恶多端。

我们今天的世界,各种声浪此起彼伏,亟需传播差异文化,要知道我们是怎样产生差异的?如何理解差异?要认识到差异并不意味着要妄断对方为库夫尔,不要让我们的观点受制于一些名称的约束,我们还面临着民族所遭遇的更大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来说,伊斯兰稳麦的敌人,来自于对伊斯兰理性的觉悟和理解的不够,这形成了视野的盲区,失去了可以指引方向的指南针。

见于差异文化的重要性,艾资哈尔致力于通过一些教学大纲和学科来灌输对待差异的文化。沿着逊尼大众的历史,尊重宗教、法学主张和文化的多元化。

差异存在于人的本性中

人,在理解、智力、求知的能力等各个方面,都各不相同,很少有人能够掌握处理差异的精确事宜,真主说:“当安全或恐怖的消息到达他们的时候,他们就加以传播,假若他们把消息报告给使者和他们中的主事人的话,那么,他们中能推理的人,必定知道当如何应对,假如没有真主所赐你们的恩惠和慈恩 那么,你们除了少数人之外,必已顺从恶魔了(4:83)”。

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以知识和理解为依据,只有一部分人具备了、或者说是真主使其具备了推演、阐明和理解的能力。

“信士们不宜全体出征,为什么他们每一族中不留下来部分人专攻宗教呢?当他们的同乡回来的时候,对他们加以警告,但愿他们警惕(9:122)。

因此,差异存在于人的本性、能力以及真主给他们预设的理性和理解之中,他们在这些方面各有千秋,这些都是造成差异的因素,但是不能因此而不遵守差异的礼节,每个人都要按照真主的规定循规蹈矩。

缺乏证据的时候怎么办?

当缺乏证据的时候,有很多真实案例为我们阐明了解决方法,有的是在圣人时期发生的:

当主的使者派遣穆阿兹前往叶门的时候,他问穆阿兹道:

如果你遇到事情的时候,你怎么判决?

穆阿兹答道:我以真主的经典判决。

主的使者问道:如果在真主的经典中没有找到答案呢?

答道:我以真主使者的圣训判决。

问:如果你在真主使者的圣训和真主的经典中都没有找到答案呢?

答道:我个人创制,毫不怠慢。

主的使者拍着穆阿兹的胸膛说道:感赞真主,他默助了主的使者的使者(穆阿兹),去执行主的使者所喜欢的事情③。

因此,创制就是一种目标,总体而言,有很多方法途径,比如类比、沿用、优选、利益等等,先辈学者们创制所利用的方法,他们加以了规定和分门别类,为我们开创了一门学科,叫做“教法原理学”,这就是专攻教义的法学家们,以此来获得推理方法、并使得创制精益求精的一种有效工具。

创制是否适合于每个人?

在医学、几何、数学、或其它任何一门学科中,都可以存在有创制,但是每一门学科的创制,都有其专业的人士、方法及其资格。

在我们提倡差异文化的同时,是否意味着一个人可以去涉足自己不擅长领域?一个医生是否可以去从事工程师职业?或者是一个工程师去从事医生职业呢?

这是不可以的做法,差异文化就是要每个人经营好自己的擅长和专业,以至于做到精益求精。

理解差异,源自于一个人能够耐心地倾听他人和不同见解,然后通过思考、运用智慧、斟酌对方的证据,来缩小分歧的空间,最后要么是达成一致,要么互相理解对方的做法,要么是拿出说服对方的理由。

早期的前辈们,能够做到这些,他们最大限度的形成一致,最大程度地原谅对方。由圣门弟子和再传弟子们所流传下来的言论,远远超过了四大法学主张中所提到的那些④。

在伊斯兰教中,由于高尚礼节的那种启示,使得穆斯林们总是以开放的心灵面对对方,无论对方是何种宗教信仰,宗教信仰的不同,不会影响到彼此的友谊,甚至穆斯林完全可以对不同信仰的人伸出善良和公正的援助之手,通过这种善良来实现和平相处,由于共有的这种人性,我们彼此不相为敌,有所差异,那是人性的使然;我们彼此不同,但并不意味着差异的双方就一定要形成对立。

法里斯·胡立,作为一位基督教徒,但却是印尼和巴基斯坦的亲密朋友,他经常说道:“从宗教方面来说,我是一位基督教徒;从国家和文化方面而言,我是一位穆斯林” ⑤!

安达鲁西亚多个种族,一直彼此为邻,相安无事,拒绝任何制造分裂的阴谋,国民中的基督教徒们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安全,来自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他们谨慎地制止了各种以挑衅和事件来加以唆使的丧心病狂者,比如在阿卜杜·拉赫曼·奥赛梯执政期间(西元822-852年),当时一位基督教徒古麦斯·本·安东尼奥就制止了一起当时被人制造的一起群体骚乱事件。

安达鲁西亚,凭藉它的光芒万丈吸引着整个欧洲的目光,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政治和统治阶层,都期盼能够像伊斯兰那样来管理他们的现实事务,接纳安达鲁西亚的欧洲地区有:法国、巴伐利亚的日尔曼地区、英格兰的诺尔曼地区等,关于安达鲁西亚地区穆斯林的璀璨文明的消息和报告纷至遝来,该文明在各个学科技术领域实现了惊人的成就,以及伊斯兰大学取得的那种学术进步和繁荣,尤其是基督教徒和犹太教徒从安达鲁西亚人民那里所学习到的交往礼节。

欧洲人开始了前往安达鲁西亚,尤其是一些官方派遣,并受到了人民和官方的热情接待,在安达鲁西亚的伊斯兰使命中翻开了辉煌的一页,本着穆斯林对邻居的尊重,以及宗教本身的要求,而建立起了伊斯兰-欧洲关系⑥。

差异的礼节

第一,差异是为了寻求利益和正确理解,不能偏激和固执,也不能居高临下和自负。

第二,差异要有依据,在没有正确理由,或者因为自以为是和傲慢,而偏执于某种观点,是被谴责的行为,与差异文化毫无关系。

我们的领袖比拉里,曾经为了做代净(土净)而脱掉衣服,在土里打滚。当主的使者知道后,讲明了代净方式,他说:代净是两次拍手,一次是为了摸脸,另一次是为了摸双手,古兰经中说道:“信道的人们啊,当你们起身去礼拜的时候,你们当洗脸和手,洗至两肘,当摸头,当洗脚,洗至两踝。如果你们是不洁的,你们当洗周身。如果你们生病或者旅行,或者如厕以后,或者与妇女交接,而得不到水,你们当趋向清洁的地面,用土来摸脸和手(5:6)”。

比拉力的理解认为,要用土摸遍全身,当主的使者阐明了“趋向于清洁的地面”的意思后,是否还有人是以在土里打滚的方式做代净?或者还是都遵守主的使者的教导了呢?

因此,差异不应该成为是固执己见、或者是傲慢自负的理由。

 

第三,每一位从事法学判例研究的人员,应该注意到,首先要弄清楚问题,明白差异点在哪里,俗话说:遇到问题要不慌不忙地加以研究。草率地做出判断,或者是自以为是,或许会制造错误。据传,我们的前辈伊玛目们,甚至会把谘询问题的人打发到别人那里去,不想承担判断出错时的责任⑦,同时先知也说过:“当一个判决者在判断的时候,然后全力创制,要是(创制)正确了的话,他会得到两份回赐;当他判断的时候,然后全力创制,要是错误的话,他会得到一份回赐⑧”。

理解并掌握差异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应该在家庭、教育和宣传机构加以深化,从而取代冲突、纷争和妄断他人。

 【原作者:穆哈伊丁·阿斐斐】

---------------------

参考资料:

①   《法学主张之间的相处礼节》——侯赛因·阿里·穆斯塔法

②   《伊斯兰中差异的礼节》——嘉德·罕格·阿里

③   《艾卜达伍德圣训集》

④   《与对立者相处之道》——苏莱曼·阿卜杜拉

⑤   《为了不破坏友谊的对话》——马哈穆德·穆罕默德·安马拉

⑥   《安达鲁西亚文化对西班牙和欧洲的影响》——赛义德·阿卜杜·阿齐兹

⑦   《伊斯兰是一种馈赠和启蒙》——阿卜杜·凡塔哈·贾尼迈

⑧   《布哈里圣训》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