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与务实的交融

一、信赖真主 同时拴住你的骆驼

在阿拉伯的传说里,有一段这样的对话:一天有个人与穆罕默德一起旅行,当他们在一个地方停下来过夜时,这个人就问道:“我应该拴住骆驼呢?还是应该信仰真主?”穆罕默德回答说:“信赖真主,同时拴住你的骆驼。”

按提问者的逻辑,如果信仰真主,那么就不必管骆驼,因为真主无所不知,一切都按他的意志行事,骆驼无论拴与不拴,结果都是一样。而事实上,不拴住骆驼,骆驼就会自己走开,甚至被人偷走,而拴住骆驼,骆驼的保险系数就大得多了。在此,如果回答,“拴住骆驼”,这似乎有对真主不完全信仰之嫌,反之,如果回答“信仰真主”,那骆驼究竟该不该拴呢?面对这样一个两难选择,阿拉伯的先知穆罕默德对此作了如上这样精妙的回答。信赖真主,这是属于人的信仰世界的事,拴骆驼则是属于人的世俗世界的事,信仰的世界和务实的世界,通过穆罕默德的回答,十分自然地交融在一起了。也许没有比这个例子更能说明阿拉伯人的生存智慧的了;在务实中信仰,在信仰中务实,把信仰和务实精妙地交融化合为一体。

这种信仰与务实的精妙交融,在《古兰经》上随处可见。《古兰经》与别的世界性宗教极为不同的是,它十分重视人的现实物质利益,重视和爱惜当时当世人们的现实生活。《古兰经》上就说:“众人啊!你们可以吃大地上所有合法而且佳美的食物。”(2:168)它并不要求人们像有些宗教那样“灭人欲,存天理”,提倡禁欲主义和悲观主义,而是告诉人们,只要合乎信仰,不违背安拉的旨意,人们可以享受现实人生。它并不要求人们大公无私,而是告诉人们,公私本是融合在一起的。在《古兰经》里,不少地方都讲了这一思想:真主引导了人类,把人类引上了正路,人们就应该用最好的美物来报答真主。为了真主喜爱,为了报答真主对人类的仁爱之心,人类应该为真主自愿捐躯,而这种报答,真主不会无视的,真主会给人类最好的报酬,真主给报酬,使人类幸福,实际上人类对真主的奉献还是为了人类自己。因此,人类为真主所作出的牺牲,也不过是为自己的幸福所做的努力。不仅如此,在《古兰经》中,对于信徒们对真主的态度,还规定了极细微的报酬:“凡他们为真主而遭遇的饥渴和劳动,他们触怒不信道者的每一步伐,或每次对敌人有所获,每有一件就必为他们记功,真主一定不使行善者徒劳无酬。他们所花的旅费,无论多寡,以及他们所经历的路程,都要为他们记录下来,以便真主对他们的行为给予最优厚的报酬。”(9:120-121)这些经文,对信徒行为的定位,与他们在世俗生活中可能的遭遇联系在一起,并且指明,真主就是根据这些行为给予报酬,人们的每一付出,不论大小,必得回报。这样的定位,自然会调动每一个阿拉伯穆斯林在宗教生活中努力务实的积极性。

二、朝拜与日常生活

《古兰经》是整个穆斯林生活环绕转动的枢轴。在《古兰经》光芒的照耀下,阿拉伯人的务实精神,在他们宗教生活的许多地方表现出来,并且以顺乎自然、合乎人性为特点。最为直观的,人们也许可以从他们对建造清真寺地址的选择以及清真寺的功用中表现出来。佛教以出世为特点,所以它的名寺古刹大都建在远离闹市的深山老林之中,以回避城市的喧嚣。而清真寺的建造就与此不同,大多数清真寺作为人们朝圣的圣地往往建造在处于繁忙、拥挤的市场中央。在麦加麦地那,那两座伊斯兰教最神圣的清真寺,环境就是如此。德黑兰的主要清真寺,开罗的艾资哈尔清真寺和摩洛哥北部非斯的那些绿瓦覆顶的清真寺都是这样。当然,也有些例外,比如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地耶路撒冷的情形就不同了。说明一个供人朝拜的地方是否热闹,鸽子也是一种证明:乌马耶德清真寺的宽阔大院里有鸽群,麦加和麦地那及艾资哈尔清真寺上空的白云中有鸽群,这些鸽群表示了那儿是熙攘往来人群如云的地方。在清真寺内部,一切也完全不同于基督教或天主教的教堂。寺里没有圣坛,没有神翕,没有洗礼盘,没有塑像,没有唱诗班的楼厢。清真寺只是信徒们聚集到一起进行集体祈祷的建筑物。由于在安拉面前人人平等,所以清真寺没有专为尊贵者留出的位置或座位。礼拜者按先后来到伊玛目的后面排成一行行队伍,不分社会等级、财富和种族。讲坛和供信徒集合用的四方空地几乎是所有清真寺的特征。一个在中东生活了二十五年,到过十六个阿拉伯国家的英国外交官G.H.约翰逊曾对清真寺的另外一些日常功用作过如下细致入微的描写。

“在大马士革享受一个安静的午休,是倚靠着半靠着乌马耶德清真寺大圆柱,那里最凉爽。今天,伊斯兰教信仰所以有生机,这是一个原因——不是由于清真寺凉爽或安静,而是人们可以在里面午休,不致失敬。小限制是有的:地点选在洗礼派圣人约翰墓另一边更好,也就是远离大门附近的清真寺职司办公室,远离《古兰经》诵读者和礼拜者——他们整天络绎不绝,集中于清真寺中央的壁翕旁。……入睡前观察一下是令人欣慰的。清真寺里还有其它人,并非为宗教而来,学生们踱来踱去在背功课,一群朋友在悄悄闲谈,孩子们在等待父母从周围商场采购归来。最西侧川流不息的人群,清楚说明那一角是从金器商店通往哈米迪赫商场的一条近路。”这里没有佛家庙里四大金刚与十八罗汉那种令人生畏,也没有一般教堂中的那种静谧与肃穆,而是充满了一种平顺、自然、安宁与笃实的气氛,一种对世俗事务感人的亲和力。星期五是信徒们到清真寺参加集体礼拜的日子。《古兰经》上说,“信道的人们啊!当聚礼日召人礼拜的时候,你们应当赶快去纪念真主,放下买卖。”(62:9)穆斯林们由此相信选择星期五作聚礼日是真主之意。

三、伊斯兰——完整的生活方式

这种使信仰与务实交融的做法,至少产生了两方面的结果。在第一方面,它使信仰不再是一种虚无飘渺、不食人间烟火的东西,而变得具体实在,具有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内容。仅以阿拉伯人对待做买卖的态度而言,做买卖必然以赢利为目的,对于这样一种充满经商世俗色彩的营生,在阿拉伯人那里并没有被信仰所鄙弃,而是包含在信仰的视野之内。《古兰经》中对利息、借贷、货币、买卖都有具体的论述,并把它们对真主的信仰联系在一起。像《古兰经》第3章第130节就说:“信道的人啊!你们不要吃重复加倍的利息,你们当敬畏真主,以便你们成功。”仅就这句话来说,它就是以肯定经商和获利为前提的。作为真主通过穆罕默德向生活在普通世界里的人们进行启示的《古兰经》,其中大量的经文告诉穆斯林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以便求得真主的喜悦和证明信仰的坚贞。经文中告诉穆斯林应该如何看待战争、人生道路、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等各种事情,也就是告诉穆斯林们,有信仰的人,他的信仰应如何在上述各方面的实际生活中表现出来。同样,在每一方面实践了《古兰经》的教诲,也就是在每一方面具有了信仰。对于阿拉伯文化中信仰的这种务实性,得到了伊斯兰世界之外的人们的赞叹。一位在西非工作的知名的传教士玛丽·金斯莱,不无赞叹地说:与基督教相比,它不受性问题的干扰,没有过分的许愿,也没有过分的要求,常情常理贯穿始终,许多世纪以来,因安于解答日常生活而得以持久。作为其它宗教的信奉者,金斯莱的这个看法颇为中肯的。

第二方面,它使日常的世俗生活和世俗事务有了信仰的意义,这是阿拉伯文化中信仰与务实的交融产生的另一个显著结果。伊斯兰教不仅是信仰而且成为一种完整的生活方式。英国人约翰逊甚至于说:“它是一个包括僧俗的、总体的、一元化的生活方式;是一整套信念和崇拜方式;是一个广泛而又相互联系的法律体系;是一种文化教育和一种文明;是一种经济制度和一种经营方法;是一种政体和一种统治手段,是一种特殊社会和治家方式,对继承和离婚、服装和礼仪、饮食和个人卫生,都作出规定。是一种神灵和人类的总体,适于今生,也适于来世”。尽管约翰逊的话是出自一个来自基督教新教大本营的英国职业外交官之口,但对阿拉伯文化中伊斯兰特质的描述,仍属一种“旁观者清”式的洞见。确实,阿拉伯人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都深深地浸透了伊斯兰精神。他们使日常生活神圣化的方式,最为与众不同的是表现在他们的宗教功课方面。阿拉伯穆斯林的宗教功课是与人们每日的生活节奏同步的。一天有五次礼拜,又称“五番拜”。从拂晓至日落共四次,按时间称为“晨礼”、“晌礼”、“晡礼”、“昏礼”。最后一次称“宵礼”,时间限度是从晚霞消失至次日拂晓前。信徒信知道什么时候该做礼拜,因为每个清真寺前的宣礼楼都会传出做礼拜的召唤声。

召唤总是把伊斯兰教的作证词包含在其中,汉语意思是“我作证:万物非主,唯有安拉,他独一无双;我作证: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仆人,是安拉的使者。”在拂晓时,召唤还提醒穆斯林“礼拜比睡觉重要”召唤唱词的开头第一句“安拉至大”,是伊斯兰教的最高文化和文化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它把所有的穆斯林都连成一体。一个信徒无论是单独祈祷还是参加集体祈祷,他的祈祷形式和内容都是相同的。

四、按时礼拜 净化心灵

总而言之,这样一天五次的礼拜,无论在信徒家中还是在清真寺,使人在日常生活的每个节拍上都与真主有着联系与交流。既是督促,也是激励,又是慰藉。每日数次,这样的宗教功课比最强有力的心理咨询都能帮助人保持心理的健康与平衡。同时,这种经年累月地在统一的时间、以统一的形式、念统一的祈祷词的礼拜活动,也加强着穆斯林们彼此的认同与团结。

五番拜的双重效益

无论从个人角度还是从群体角度看,“五番拜”的效益是双重的。当然,这种在日常生活中以宗教功课为作息时间表的做法,有时也会产生一些令局外人感到不适但身在其中又觉得理所当然的趣事。在开罗,中央银行后门站岗的警察在规定的时刻,会跪在肮脏的人行道上做礼拜,连门也不看了。在《金字塔报》的排字房,有些排字工离开排字机去做礼拜,做完礼拜再干活是司空见惯的,而他们的不那么虔诚的同事也会只当没事地照样干活。一九七八年一月,美国总统卡特访问沙特阿拉伯当天,当利雅德机场为欢迎他抵达的各项准备工作还在进行时,传来了召唤做礼拜的宣礼声。这时军乐队全体放下乐器,跪在停机坪上开始礼拜。第二天上午,美国一些报纸注销了一张令美国读者感到离奇的照片,只见人和乐器一起匍匐在地。但是,阿拉伯人认为这正是对安拉虔信的写照。伊斯兰教的宗教功课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而且渗透到人们生活的细节中,其中甚至包括如何搞好个卫生。

身净衣净处所净

教规规定,礼拜前必须身净、衣净、处所净。身净有大净小净之分,所谓大净,是指男女房事、女性月经或分娩,都必须按规定用清水沐浴;小净则是指便溺后必须局部清洗。衣净则是指穿洁净的衣服戴无沿的帽子。处所净是在洁净的地方礼拜。如果说“礼拜”是每一种世界性宗教都具有的话,那么如此严格的净身则是阿拉伯的穆斯林所独有的。每天不厌其烦的净身,且不说它具有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抑制丑恶的非礼行为等一类的宗教的社会功能,就是在世俗生活方面,它也能起到一个讲卫生的实际好处。这对于改变生活在沙漠地带的游牧部落粗犷的生活习性,建立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尤为有益。由于人们普遍认为,身体不洁净者,真主是不接受他们的拜功的,所以说,从穆罕默德时代起,阿拉伯的穆斯林就养成了人人爱清洁的习惯,甚至阿拉伯的每一座清真寺内都有沐浴室。条件允许的家庭,都有按教规进行沐浴的设备。而几个世纪以后,英国牛津大学的教授们还在喋喋不休地叫嚷洗澡是一种危险的风俗呢?

教规保持社会秩序和稳定

这种务实精神,甚至涉及到一些行为细节。《古兰经》中有这样的记载:探亲访友,不要随便进屋,“直到你们请示许可”(24:27);“如果有人对你说:‘请转回去’你们就应当立即转回去”“如果你们发现别人家里没有人,你们就不要进去”(24:28)在亲友家作客,或其它场所都“应当节制你们的步伐,应当抑制你的声音。”(31:19)。圣训还关照吃了“生葱生蒜之类的东西”的人,“当远离人,待在家中”。这些宗教经典所昭示的教规,尽管诞生于1400年多年前的阿拉伯半岛,但至今仍令现代的人们读后感动。一个民族,如果在它的信仰中具有如此合理的内容,它怎么可能不获得升华与更新呢?事实上,阿拉伯文化中这一信仰与务实交融的特质,对当时阿拉伯社会走向文明化以及在以后的许多进程中保持秩序和稳定起了积极的作用。正如美国的宗教社会学家奥戴所指出的那样,宗教也有其积极的特征,它往往“体现人类最崇高的愿望,它不但是道德伦常的保障,而且也是公共秩序和个人内心平和的源泉;在它的影响下,人类变得高尚而文明,这些都是宗教的积极特征。”

四、真主确已把人造成具有最美的形态

伊斯兰的魅力,也许就能从一个小故事中折射出来。在阿拉伯世界的大学问家艾哈迈德·爱敏的巨著《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中,曾提到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天,阿卜杜拉·木·阿慕尔告诉穆圣,他不睡觉,不吃饭,也不履行对家人的义务,一心崇敬真主。穆圣听了,并未赞扬他,而是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阿卜杜拉啊!你比真主的使者做得还好,因为真主的使者既把斋,又吃饭,又吃肉,又要履行对家人的义务。阿卜杜拉呀!你确实对不起真主,对不起你的身体,也对不起你的亲人。”很明白,故事的主旨在于告诉人们,一个人如果不把斋,不吃饭,也不过家庭生活,反而违背了真主的美意,不仅不是对主的崇敬,而是一种对不起真主、对不起自己和家人的蠢举。

如果读一读伊斯兰的经典——《古兰经》,人们不难发现其中对人的看法,甚至洋溢着人道的光芒。

惹人注目的是,伊斯兰教认为真主“确已把人造成具有最美的形态”。(95:4)这与在人的灵魂之上套上“原罪”的枷锁,或者贬抑人性,认为人肉体与生理的需求,是其精神上的妨碍的宗教,是迥然不同的。这一短短的断语,已包含了伊斯兰教对人及人性、人欲最为基本的看法。其一,它赋予人欲人性以天然性。由于人的一切是由真主造就的,那也就是说,人性与人欲是与生俱来的,既然是与生俱来,那就不是人之错,它的存在是天然合理的。其二,它赋予人欲性以不可灭性,由于真主所创造的事物,是不可变更的,那也就是说,人性与人欲也不是可随意创造或消灭的,消灭人欲或抑制人欲,是对不起真主的。其三,它赋予人欲人性以神圣性,由于真主给了人天地宇宙间最美的形态,那也就是就,人是天地宇宙间的精华,人欲人性作为使人之为人的本质成分,它的存在,就不仅天然合理,而且相应地具有了神圣性。

在这样的眼光下。伊斯兰教对人采取了比较全面的看法,承认人的个性是不可分割的。人在精神、智慧、情感、生理和其它方面上的个性,形成一个整体。一个穆斯林并不被要求或期望去泯灭他的天生欲念和意向,他要做的只是要使其每一方面都合乎伊斯兰教的道德标准,并使其欲念和意向限于真主所规定的范围内。用这种眼光评判上述阿卜杜拉的行为,自然要说他对不起真主、对不起亲人、也对不起他自己了。

这一个人欲定位,不能不说是顺乎自然的。它使伊斯兰世界在个人的宗教生活和社会生活两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在伊斯兰教看来,一种真正平衡和对真主敬慎的生活,并不会偏重于基本一方面而抹杀另一方面,而是要对人生的各方面,保持着一种均衡。礼拜、斋戒、阅诵《古兰经》和其它奉献性行为,是一个穆斯林生活上的非常基本的主要部分,但这还需要与他生活上的其它基本和主要部分相并而行,以同样对主敬慎的精神,尽力去取悦他。

因此,伊斯兰教并不承认宗教与世俗之间对立。《古兰经》规定的功修如礼拜、斋戒、济贫和朝觐,也包含着对穆斯林大众身体、情感、智慧、社会和物质各方面的裨益;《古兰经》并不忽略社会生活中诸如商业贸易、执行公正、结婚和离婚、饮食等一些实际事物,但在谈及这些实际事物时,也不忽略人在精神方面的追求。在所有这些方面,虔诚的信仰和求实的态度,在这一顺乎自然的人欲定位之中,被巧妙地结合起来了。

五、注重饮食卫生 确保身心健康

伊斯兰教在饮食方面的禁忌是众所周知的。被《古兰经》明令禁止的食物包括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未诵真主之名而宰杀的动物。禁食此食物的宗教意义在于:为体现一种心灵上的纯朴洁净、保持思想的健康理智,为滋养一种热诚的精神。但是,只要结合《古兰经》诞生时沙漠地带的社会历史环境,人们不难发现这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防病措施。坚持贯彻,则有益于个人与民族的身心健康。比如对自死物,中国伊斯兰教学者在解释这些规定时认为:自死物不可食的原因有二,一是凡自死物必有毒,二是一切生物均有二性;本然之性和气质之性。本然之性对人生有益,而气质之性则是由血气而生,为贪恶嗜欲之性,有累于人心也。去除了血气,食之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所以,生物必宰而后食之。这是为了除净血气之故。《古兰经》还规定:即使牛、羊、鸡、鸭的自死,如病死、冻死、砸死以及压死等非宰杀而死的禽畜,均不可食,因为凡自死之物,其血液未必从体内全部流出,而血液中难免有某种病毒细菌之类的东西,所以不可食。至于血液,即使是因宰杀而流出的血液,包括牛、羊、鸡等血,为了防微杜渐,也不可以食。由此可见,这些禁忌又是十分实用和合乎自然的。这种特征在伊斯兰教饮食文化的许多方面都表现出来。稍一留意,俯拾皆是:《古兰经》禁戒人们吃污秽的食物,但又准许人们吃一切合法又佳美的食物,并不需要人们为了修行或表示对教义的虔诚而故意素食或节食;与此相应的另一特色,伊斯兰教对宰牲是十分重视的,他们向安拉祈祷,但并不向安拉奉献,因为教义明确说明安拉并不需要这些牲畜的肉。《古兰经》对此也作了合乎情理的解释,曾说:“它们的血和肉,都不能达到真主,而你们的虔诚,能达到他。”(22:38)这种做法既是宗教的又是世俗的,非一般智慧所能创造。如果说以上戒律都涉及到所食之物的质,那么《古兰经》对所食之物的量都作了某些指点。《古兰经》中有言:真主不喜欢过分者,你们应当吃,应当喝,但不要过分。这也就是叫人们在食用可食之物时,不能过分和毫无节制。对于禁食之物,如果人们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食了之后,该如何处置?《古兰经》甚至将这种例外的状况也已为人们想到,其中说:“凡为势所迫,非出自愿,且不过分的人,虽吃禁物,毫无罪过。”(6:146)这些条文,已不仅仅只是一种求实,而是立基于对人们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的预见和洞察,立基于一种对人类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博大宽容了。

六、中庸之道 顺乎自然

古兰经对性事的指引

伊斯兰教以顺乎自然的心态对待人欲,另一个极富个性的方面,是他们对待人欲中性欲的态度了。在世界性大宗教中,像伊斯兰教这样以如此坦荡的心态对待人的这一基本欲望的,实属罕见。完全与人们的世俗生活溶为一体的伊斯兰教规,不但对人们可以行房事的时间、而且对房事应循的卫生习惯,都作了细微的指点,令“外教人”读来,甚至会感到一种家长对子女的慈爱。 

《古兰经》教导丈夫和妻子,两者都要互相爱慕和信任,要把只属于他们两个人的事情,秘而不宣。要原谅对方缺点,及要以深爱、亲切和仁慈的态度对待对方。伊斯兰教法规定,妇女在行经期间不得进行房事,妇女分娩后过四十天才能过性生活。教规还规定男女在房事后必做大净。显然,这些都是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极为有益的。同时,也具有节欲的含意。

斋月中要禁欲

在斋月里,伊斯兰教也并不禁绝人们的性生活。《古兰经》中说:“斋戒的夜间,准你们和妻室交接。”,“现在,你们可以和他们交接,可以求真主为你们注定的(子女),可以吃,可以饮,至黎明时天边的黑线和白线对你们的截然划分。”

当然,其中也有限制,即“你们在清真寺里幽居的时候,不要和她们交接。这是真主的法度,你们不要临近它”(2:187)。在这些《古兰经》的教诲背后,所洋溢着的是一种对人欲的宽厚、仁爱、理解、尊重。 

伊斯兰文化顺乎自然的秉性,在这个被中国传统社会中许多人视为最见不得人最难以启齿的地方,依然闪烁着务实的光芒。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房中术”可见于旁门邪道的各种传抄文本之中,但鲜见于家训之中。即使海内外著名的《曾国藩家书》,也绝无一字提及房事。而在一本被称为“伊斯兰文明的百科全书”——《卡布斯教诲录》中。则有专门一章,是卡布斯向儿子就此事进行教育,其中说道:“作为人应当和牲畜有所区别,牲畜不懂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才合适。人则不同,做事时要考虑时机合适不合适。”

酷暑严冬也廉洁应节制

卡布斯告诉儿孙,“辽阔的大千世界,最能对我们每个人的微型世界施加影响”。可以在春季多行此事,“因为在这个季节里,月经增多,精液也更加丰富。人们自然而然地都产生要求交际和同房的愿望。这时气候最为相宜,弊病也会最小,应该满足性欲要求。但在酷暑严寒季节则应当抑制性的欲望。”

伊斯兰文化的人情味,在此亦表露无遗。更值得一提的是,与那些宗教教义与人的欲望和要求隔绝甚至相反的宗教迥异,伊斯兰教要求每一个穆斯林,要理解到真主的禁令并不是武断、古怪、专制或不可履行的。相反地,真主就其无穷的智能和仁慈,制定出一些适合人身体和精神上需要的规则,而这些规则就好象真主管理他的宇宙而设的“天然法则”一样,是恒久不变的。由于只有真主才能深切了解人类的完全本性,所以,这些规则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并且适合全人类的。它把人类要面对的所有情形和境地都予以考虑,并为避免趋向偏颇,而规划出一条中庸之道。

在禁欲与纵欲间采取中庸

所谓中庸,就是说,与禁欲主义不同,伊斯兰所倡导的今世生活,主张人们享受应该享受的东西,并适可而止。同时又告诫人们,这种享受是有条件的,人们应在真主的指引下,过一种充实的、有节制的生活。这就使人们既不至于陷于无穷无尽的欲望的泥潭之中,又不至于为压抑自己的欲望而扭曲人性。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总体性识见,在《古兰经》中,真主借先知穆罕默德之口,对人们在今世生活中所要遇到的如上所述的衣、食、性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规劝和指导。

七、《古兰经》的鼓舞

穆斯林奋斗人生的思想,又是与苦行主义区别开来的。伊斯兰教在鼓励人们人生奋斗的时候,十分重视人的现实物质利益和当时世人们的现实生活。《古兰经》中说:“众人啊!你们可以吃大地上所有合法而且佳美的食物。”(2:188)又说:“当礼拜完毕的时候,你们当散步在地方上,寻求真主的恩惠。”这就告诉人们,只要合乎信仰,不违背安拉的旨意,人们享受现实人生是安拉的恩惠。

合乎人的性灵世界

《古兰经》为穆斯林奋斗人生的思想,奠定了一个高扬人性的基调,使之较其它宗教更合乎人的性灵世界,更易为普通人所接受,所实践。这就自然使穆斯林奋斗人生思想具有第三个特色,即奋斗于人生的具体事物之中。在《古兰经》中,奋斗于具体事物中的人具有很高的地位。其中有一节说道:“没有残疾而安坐家中的信士与凭自己的财产和生命为主道而奋斗的信士,彼此是不相等的。凭自己的财产和生命奋斗的人,真主使他们超过安坐家中的人一级,真主允许这两等人要受最优厚的报酬,除安坐所受的报酬外,真主加赐奋斗的人一种重大的报酬,真主加赐奋斗的人一种重大的报酬——从真主发出的许多品级、赦宥和慈恩。”(4:95-96)奋斗的人得到真主加重的恩赏,这一点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古兰经》从宗教角度出发,维护真主至尊地位,要求人们静心礼拜,专心修行,但它又把真主的最高奖赏给予奋斗尘世的人。这就可以看出《古兰经》最终重视的还是人们的实际行动。

号召人们立足于尘世奋斗,在今世奋斗,是《古兰经》倡导的奋斗精神的一个特色。这是一种与人们世俗生活和世俗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奋斗精神。它不仅不禁止信徒享受今世生活的幸福,而且还鼓励人们追求合理的物质生活享受。比如,对于一些由于不堪忍受当地异教徒压迫,而向另一个可以生活的地方迁徙的穆斯林,《古兰经》不但不指责他们“打退堂鼓”、“不坚守阵地”,而且予以鼓励,认为向另一个可以生活的地方迁移,也是为主道而奋斗的例子。

为自身利益奋斗

它明白告诉人们:“在被压迫之后,为真主而迁居者,我在今世誓必使他们获得一个优美的住处,后世的报酬是更大的。”(16:41)此外,它还进一步向人们指出,奋斗是有利于人自身的,是在为人类自身的利益而奋斗。“凡奋斗者,都只为自己奋斗,真主确是无求全世界的。(29:6)《古兰经》中所蕴含的这种重人们今世奋斗又允许人们享受今世生活的内容,千百年来在阿拉伯社会的实际生活中产生了重大影响。

航海家辛伯达的奋斗经历,无论是他与妖魔的智斗与获胜,还是他七次出海经商本身,以及他在今世就享受到的富裕生活,都是穆斯林这种奋斗人生精神的完美写照。这是一种完全渗透于人们世俗生活一切行为之中,与人们世俗生活打成一片的精神,难怪乎它能如此有力地改变原来贝都因人鲁蛮的游牧生活习惯,形成现今阿拉伯人耐劳的工作精神与勤勉的日常生活习惯。由此也可以使人领悟到《古兰经》之所以能成为鼓励阿拉伯人积极进取、勤奋乐观的经典决非偶然。这种基于人的自信与自豪、合乎人性人情、立于世俗生活实际行动的奋斗人生思想,由于它独特的灵活性与务实性,不但教化了阿拉伯民族自身,而且也吸引了穆斯林以外的人们的兴趣。个中缘由,很难说与其生存智慧的魅力没有关系。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