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叙利亚难民营

2016年7月9日,我终于有机会和一批志愿者一起,走进了位于约旦北部马夫拉克郊区的叙利亚难民营。回来之后,莫名的各种感受云集,一齐涌上心头。现在通过镜头和笔触,一点一点地记录下来,希望能够还原一个真实的难民营生活,更希望这些图片和文字,能够引发我们的深度思考,并和大家一一分享。

那天和平日一样,晴空万里,艳阳高照。阳光狠狠地烤在大地上,在马路上走几步,很快就会大汗淋漓。如果不戴太阳镜,在刺眼的阳光下很难睁开眼睛。安曼的夏天几乎每天都是这样,我们已习以为常。

早上十点多,按照之前与同伴们的约定,我来到指定的地点,站在马路边阴凉的地方,和几个同伴一边聊天,一边等待前来接我们的中巴校车。只要避免阳光直晒在身上,就会觉得凉快很多。不久,一辆黄色的中巴校车缓缓地停在了我们面前。大家先后上了车,这才发现,除了一位戴纱巾的大姐和司机之外,并无他人。我们先去了一位留学生家里,提取他们最近筹集的二手衣物。大家陆续下车,把东西一包一包地装进车里。随后又去了另外一个地方,接了几个同去的朋友。十一点左右,我们正式从安曼出发,一路向北,驶向约旦境内叙利亚难民较多的地方-马夫拉克。

(我们从这里出发)

出发之后,我开始悄悄地留意同去的伙伴们,除了几个约旦大学的留学生之外,其他人都是第一次见面。对于叙利亚难民的关切,让我们走到了一起。后来了解到,车上同坐的是来自不同地方、属于不同民族,有着不同信仰和背景的中国同胞:有自叙利亚战争爆发以来,一直致力于帮助难民的台湾大姐Lattefa(她是一位归信了二十七年的新穆斯林),也有经常组织募捐筹款并定期关怀难民的在约留学生们,还有来自北京大学的专门做叙利亚难民调研的几名学生,及带着亲戚朋友和多斯第们的嘱托善款,专门前来看望难民的来自新疆的两位大哥。

一路上,几个第一次走进难民营的朋友和我一样,忍不住问了Lattefa大姐很多问题。她一直面带微笑,仔细地回答我们每个人的疑问。从她那里我们了解了不少关于叙利亚难民的资讯:从他们过去在叙利亚境内的那种无忧无虑、教育医疗全部免费、人与人之间和善友爱的天堂般的日子,到现在国内战火连天、武装冲突不断、同胞们失去家园、颠沛流离、亲戚朋友流离失所甚至已经战亡、食不果腹寄人篱下,而且也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的难民生活;也了解到他们在开展人文关怀实施救助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限的救助物资和不断膨胀的难民数量;国内更加混乱的局面让大家渐渐失去希望;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及无法接受教育的混乱环境中长大的儿童们等等现状。这些问题一一在我们的心底渐渐清晰起来,本来沉痛的心情更加压抑。不过那位大姐非常乐观,她告诉我们说,遇到各种意料之外的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能回避,要敢于直视这些现实的困境。大家一起多想办法,出谋划策,解决问题。她还说,最重要的是,要让这些难民心怀希望,不要对安拉的恩典绝望。让信仰的力量注入他们的心中,让他们理智地看待当前的情况,勇敢面对眼前困境。同时,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给他们做好杜瓦,祈求安拉改善他们的状况!

(左边带绿色纱巾的是几年来一直致力于帮助叙利亚难民的Lattefa大姐)

目前,大约有三百万叙利亚难民生活在约旦境内,但是在联合国难民署登记注册的只有一半左右。已经注册登记的这些人主要生活在比较集中的两座大难民营里,仅仅依靠每天领取联合国有限的救济生存。但是想要进入这些难民营,需要提交申请,办理不少手续,等待很长时间,难度相当大。随着难民人数的不断增加,从最初的几万到几十万,以至于现在的几百万,有限的救济物资及持续萎缩的资源,使得联合国的救济压力也不断增大。为了帮助更多的难民,联合国只能不断压缩人均物资发放标准。例如,从一开始每人每月24约旦第纳尔(1美元=0.7约旦第纳尔)的救济标准,到后来被压缩减半至12第纳尔,再到现在的10第纳尔的标准。可想而知,即使住在统一管理的难民营,他们的生活品质也不容乐观。在这些难民营里面,有设备非常简单的学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孩子的教育问题。但是在师资、教材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生活在这里的难民要接受统一的管理,营地外面有高高筑起的铁丝网,他们是不被允许到外面工作就业的。所以,每天只能依靠联合国救济,艰难地存活下来。

(统一管理的难民营,只能远远观望)

其实,相比住在集中难民营的难民,更多的叙利亚人,散居在约旦不同的地方,过着我们更加无法想像的生活。这些人主要住在马夫拉克、札塔里省内,因为这里离叙利亚边境最近。部分难民的身份没有得到认可,所以就选择荒凉偏僻的角落,搭建最简陋原始的帐篷,先住下来。而且大部分是孤儿寡母,几乎无人关注。运气好点的难民,可能会联系到一些慈善机构,依靠他们时有时无的救助,生存下去。运气不太好的,可能一直没有得到外界的关注和关爱。很难想像在生存条件如此恶劣的地方,他们需要多大的意志力和决心,才能够设法生存下来。我们这次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关注这些被忽视的散户,了解他们的实际生存状况,为接下里开展有序的救助工作做好准备。

(散居在各处的叙利亚难民)

Lattefa大姐还告诉我们,她自2011年叙利亚战争初起,曾探访逃离家园到大马士革的妇女孩童们,至今战争已五年有余,数十万无辜死于战乱,上千万百姓流离失所。每每看到或得知急需救助的孤儿寡母或病疾者,常常啜泣掉泪。她本人虽然一直努力寻求救助难民的资源,但个体能力毕竟有限,常常自觉无力协助。这种救助路上的无力感和挫折感时常让她痛苦不已。然而她坚信安拉的大能,从未间断为叙利亚难民祈祷,做好杜瓦:祈求安拉给予大家更多的力量,慈悯更多的资源,让我们有力量帮助更多的难民;祈求安拉慈悯,让叙利亚早日结束战争,让这些难民们早日返回家园,恢复生产,家人团聚,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一路上听到大家对叙利亚难民的各种说法,同情和怜悯之情一次又一次泛上心头,眼眶已经湿润。颠簸了一个多小时之后,我们来到了马夫拉克省。Lattefa大姐先带我们参观了目前和她联系的一家慈善机构中心-约旦救难组织(Jordan Relief Organization)。该组织于2003年成立,以人道主义救援为宗旨,除了救助约旦本土贫困人口之外,还执行国际援助,其对象包括伊拉克、非洲、巴勒斯坦等难民。2011年叙利亚内战后,该组织即对因战乱逃离到约旦的难民进行关怀与援助。

(约旦救难组织在马夫拉克的办公地点)

(约旦救难组织)

救援这几年来,她曾经和几个慈善机构有过合作,但她看到这家机构负责人为难民饿付出与安排、及其完善的管理等很多方面,让她放心把大家的爱心善款托付之。因此,每次有了物资和善款,她先和这里的负责人联系。然后讨论选定最需要关怀的片区及散户,整理好他们的资料。等Lattefa大姐和其他志愿者想办法把物资和善款送过来之后,他们根据之前整理的资讯,一一发放给需要帮助的难民。另外,该机构于2014年6月草案向政府当局申请[约旦古兰经科学慈善学院],给予约450名叙利亚孤儿免费教育,年龄自6对至14岁不等,除了基本的阿拉伯语学习之外,还教授古兰经与科学、数学、英语、科学及心理建设等课程。

[约旦古兰经科学慈善学院]租用民房第二层楼房,有13间教室和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部分老师为志愿者,不支付薪水)。原来的大厅为叙利亚孩子们的活动聚会场地及礼拜大殿,并设有一间电脑实验室。学校雇车接送落于帐篷区散户的孩童,每天提供早餐,上课时间等完全根据公立学校实施。我们一个教室一个教室地看过去,完全可以感受到老师们的敬业和学生们的用心。

(走上二楼,映入眼帘的一切)

(大厅内的简易礼拜殿)

目前是暑假,所以我们在这里并没有看到任何学生。听他们解释说,该组织的初始资金源自穆斯林的善款,于2015年得到义大利非穆斯林机构支援整年的预算至2016年8月止。但是该机构不支援古兰经教学课程,2017年的预算支援至今尚未得到确认。目前,学院面临急需支付租金、采购书籍及教具等费用,作为约旦救难组织的负责人,也是该校的校长 Abu-Ameer说,他目前不断奔波,寻求赞助者或慈善团体等的帮助。希望能够为这些难民孩子提供完善正统的教育机会,改善他们的现状。

(图中左边的就是Abu-Ameer)

(教室墙体涂鸦)

(教室1)

(教室2)

然而从进入难民营的那一刻起,我的心就一直往下沉,百感交集,让我觉得无比痛苦、压抑。那天我们一共去了四个不同片区的难民营。前两个情况相似,比较糟糕。后两个稍微好一些,但也让人揪心。

这些难民营都散布在无人问津的荒漠之中,我们乘坐的中巴车一路开过去,后面尘土飞扬,淹没了我们的视线。刚刚到达第一个片区,车还没有停稳,就看到不远处的破破烂烂的帐篷里,陆陆续续地走出来很多人。有手里抱着繦褓中的婴儿的妇女,还有寥寥可数的几位成年阿拉伯男子。他们脸色凝重,沉重不堪的生活压力让他们眉头紧锁,对每一个到来的人都抱着热切的希望。还有很多不停地喊着、闹着、跑着、笑着的孩子们,面对我们这些陌生人,大部分人并不恐惧,只是好奇地打量着每一个人。也有的小孩子躲在角落里,悄悄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虽然苦难的生活并没有让这些孩子们失去童真,可是在我们也深深地忧虑:有的孩子早早结束了曾经在叙利亚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他们也曾经是家长手心的小公主小王子,过着富足的生活。可是现在有可能和家人天各一方,甚至生死未卜。而自己生活在条件非常恶劣的荒漠里,每天连基本的饮食都成了问题。这样巨大的落差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怎样的伤害?有的孩子本身在充满暴力的环境中出生,伴随着杀戮、仇恨,内心可能充满恐惧,并且在不断与外界的周璇中艰难地生存。这样的经历又将如何影响他们以后漫长的人生?如果将来有机会重返家园,这些孩子很可能就是国家建设的栋梁。可是或许已经习惯于接受施舍和怜悯的他们,又会把叙利亚恢复成一个什么的国家呢?

(难民营里的孩子们)

(刚刚出生五天的婴儿)

(难民营里的孩子们)

据英国《卫报》3月8日报导,由国际儿童慈善组织世界展望会(World Vision)与英国谘询公司(Frontier Economics)共同发起的一份研究发现,如果战争持续到2020年,战争给叙利亚造成的经济损失或将达到一万亿英镑。研究估计,战争每个月给叙利亚造成的损失为32亿英镑;即使战争今年年底结束,经济损失仍可能达到4850亿英镑。叙利亚人民自己也说,这场战争至少让叙利亚的经济倒退了50年。这些可以估算的经济损失和看不见的人心伤害,又有谁来买单?

领队和约旦救援组织的负责人商量的时候,我们走进了其中的一个帐篷里看了一下。地面上铺了一层薄薄的毯子,上面布满了灰尘。里面除了一个破旧的无法使用的电视机当作摆设之外,别的什么也没有。几个懂阿拉伯语的北京大学的学生席地而坐,和帐篷的主人—一位叙利亚妇女聊了起来。通过交流了解到,他们来到这里的时间不等:有的刚来三个月左右,最长的已经一年半左右了。但是他们得到的救助非常有限,生活异常艰难。想起曾经在叙利亚的美好生活,她的声音几乎哽咽了。面对很多叙利亚人,他们都会说,如果战争现在结束,我马上就回去。失去家园,失去亲人,每天的生存成为最大的问题,还有面对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想一下就心酸。站在帐篷里面待了不到十五分钟,我就觉得待不下去了。这个帐篷好像特别能吸收热量,站在里面,虽然没有阳光的直射,可是浑身热辣辣的,就好像在火炉子旁边烤着一样,非常难受。

(几位学生在帐篷里面采访难民)

从帐篷里走出来,不远处,几个叙利亚男子还在商量着什么。一个妇女一只手里牵着一个两岁多的孩子,另外一只手里拿着一张纸,递给我们看。我身旁的一个留学生拿上那张纸看了一下,类似一个证明,证明她家的人口等基本情况。这些资料全部是列印版的。除此之外,上面还有一个手写的电话号码,(后来得知这是联合国看给他们开的临时难民证)。她希望我们可以多给他们家人分一些物资,更希望我们能够记下那个电话号码,如果以后有救济,可以直接和他们家人取得联系。我觉得我可以理解她的心情,谁不希望自己和家人的情况尽快好起来呢?可是,对于这些,我们真的无能为力,只能残忍拒绝。

(负责人和难民们在商议一些事情)

她还要张口说什么的时候,救援组织的负责人一声招呼,大家都跑到中巴车旁边去了。中巴车的门打开了,来自救援组织的一个年轻小伙子上了车,站在门口。来自难民营的成人主要站在一旁,小孩子则一拥而上。为了提高效率,大家组织那些孩子们排队。费了很大的力气,他们终于站成了男生女生两排。一个一个地走到车门口,里面的那个小伙子把少的可怜的物资一一递给孩子们,领到东西后,他们飞快地跑回自己的帐篷或者奔向站在不远处的家长那里。孩子们的表情各异:有的一脸惊愕,怎么是这么大一双鞋子,套在自己的脚上根本走不了路;有的很诧异,我是男孩子,怎么给了我一个裙子?不过很快脸上又溢出了笑容,因为他看到了妈妈怀里的小妹妹。小妹妹是女孩子,她可以穿裙子;还有一个孩子领到一个毛绒玩具,那种兴奋完全写在脸上,毫不掩饰。他紧紧地抱着那个毛绒玩具,非常小心仔细地打量着,脸上乐开了花。还有的孩子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跑到我们面前,很直接地告诉大家说,“要是有一个足球就好了。”我们应答着说,银沙安拉,下次来的时候帮他们带一个足球。孩子们表达这点朴素的愿望的时候,我们更加觉得提前踩点的决定是对的,至少让我们更加了解他们的真实处境,为以后开展切实的救助工作提供帮助。

(发放物资前招呼孩子们排队)

(散户区物资发放现场一)

(散户区物资发放现场二)

我们走访的后面的两个片区情况稍微好一点。一下车,就有很多孩子跑过来,主动伸出手,向我们道“色兰”问候。一直微笑着注视着我们。本打算给孩子们买一些糖果,很可惜,走的时候太匆忙,最终这个小小的愿望却泡了汤。倒是有一位大哥专门为孩子们买了面包,刚把袋子提下车,孩子们透过白色的袋子看到了里面的面包,直接哄抢起来。他们瞬间把袋子撕成碎片,你一半我一半地吃起了面包。

(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吃着面包)

这两个片区发放的是基本生活用品:食用油、大米等。由于提前已经统计好了,所以发放的现场秩序井然。

(基本生活用品物资发放现场)

除了发放物资之外,一些难民们还带着我们参观他们临时建成的帐篷学校。所谓的学校,里面除了摆放几个凳子之外,并没有别的东西。

(散户区里面简陋的教室)

在整个这一片区,只有一位老师。这位老师也是住在这里的难民之一。他告诉我们说,希望以后有机会帮助他们改善这里的教学条件和师资,为这里的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

(这个散户区里唯一的老师)

最后一个片区里,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温暖和希望。他们的住房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由临时帐篷改为砖瓦房子,据说是马来西亚慈善机构捐助的。门前摆放的一盆小花悄悄地绽放了,墙上挂的一串串的辣椒,让荒凉的沙漠里有了生活气息。他们还修建了临时的清真寺。饮水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他们可以从两公里以外的一个私人的井里抬水饮用。

(门口悄悄绽放的小花)

(成串的辣椒挂在墙上)

物资发放完毕之后,这里的人们邀请我们品尝叙利亚的红茶。清爽的茶水喝下去,心里觉得无比幸福。感赞安拉改善了他们的处境。

 

(品尝叙利亚红茶)

这些结束以后,我们回到了刚来的那个救援组织的中心。还有一部分难民要在这里领取物资。我们还没有回来的时候,他们早已坐在这里等候了。很快,按照要求分好配额,一一发放至他们的手中。

(摆放好物资)

(大家按照配额一一摆放)

到这里为止,那天全天的工作基本结束了,但是我的心却再也无法平静。回到自己的家里,看到桌子上摆放的各种水果、阿拉伯甜点。我觉得很惭愧,心里升起一种深深的罪恶感。希望以后尽自己的努力,多多地帮助这些可怜的人们。所以我先把这些东西一点一滴地记录下来,希望朋友们了解真实的难民生活,一方面可以更加珍惜自己目前拥有的生活,少点抱怨。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感谢安拉的恩典;另一方面,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伸出援助之手,帮一下他们。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大家团结一致,相信我们可以帮助他们缓解一下生存压力。同时,恳请大家多为叙利亚难民做杜瓦,祈求安拉改善他们的状况,给他们出路!阿米乃!

(感谢橄榄树赐稿,感谢提供照片的兄弟姐妹)

【转自“绿色童年工作坊”公众平台】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