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促使寺坊巨变

莎庄清真寺大殿

在河南省西北部的太行山下,有一座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小城——博爱县。这里翠竹环城,绿水长流,紧靠县城的西南,有一个仅有800余人口的小坊——莎庄村。近年来,在真主的引领下,这里的教门蓬勃发展,犹如此地随处可见的翠竹一般,冬夏常青,充满了无限生机。

这个常年无人知晓的小坊,近三年来,在河南省所有的回族村镇中,勇创新高,名冠四个第一。 (按人口比例)礼拜人数第一;朝觐人数第一;走出家门为主道求知的人数第一;销售牛肉的经济收入第一。真的吗?有点令人怀疑,笔者带着疑问与憧憬之心,走进了莎庄村。

三十年前,在改革的大潮中,莎庄人继承并创新了加工牛肉为主的传统生意,这里每天屠宰数十头体壮的黄牛,加工分割成的牛肉,销往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有了钱的莎庄人没有忘记自己的信仰,他们舍得在教门上花钱。于1998年,投资60多万元,盖了一座中阿建筑风格的清真寺,寺门上方有一个拱形圆堡,两边的宣礼塔高耸入云,门楼的正中间有毛泽东当年为延安清真寺题写的‘清真寺’三个铜制大字。寺大殿雕梁画栋,古香古色,大殿上的琉璃瓦五光十色,在那五脊六兽中镶嵌有几十个老虎狮子等陶瓷动物形象。不惜重金购买的四尊一米多高的大石狮子,两个立在寺门两边,一对卧在院内两旁,大殿前四周的石栏杆上又雕塑有六尊小狮子,大小十个狮子在寺内外张牙舞爪,耀武扬威,坊民们由于信仰的肤浅,认为只有这样清真寺才威风!

 然而,这样的礼拜寺,礼拜的人太少,有时恐怕还没有这里的石狮子多。因为在一切向钱看的年代里,莎庄人都钻在了钱眼里,他们认为一万元不算富,十万元刚起步,百万元才算富。每天都在忙着买牛、养牛、宰牛、卖肉……什么六大信仰、五大功修早忘到一边去了。信仰的滑坡造成了坊民的素质低下,卖牛肉有时为一角钱的利润兄弟间争吵不休,邻里之间拿刀动斧,骂人打架是家常饭,吃喝玩乐已成风,道德沦丧不讲哩,信仰丧失迷误中……

莎庄村的父老乡亲啊!你们将迷误到何时呢?几位热心教门的人忧心如焚,主啊!引领一下这里的坊民吧!寺里的老阿訇年事已高,看到这日渐衰落的现象,他恨自己力不从心。为挽救信仰,他终于发出了呼吁:“孩子们,快请阿訇吧!咱坊的教门已不能与外坊相比了!”真主的援助到来了。寺管会领导与众乡老商议后,决定请一个能复兴教门的好阿訇。为了请阿訇真费了劲,前后试用了五六个都不如意。那是2009年元月份的一个主麻日,经人推荐来自西宁的虎登岳阿訇来到了莎庄清真寺,他30余岁中等个子,消瘦的身材,一双明亮的眼睛上架了一副眼镜,给人的感觉有点学者风度,浑身充满了凛然正气。当天的‘卧尔兹’他的演讲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吐字清晰,通俗易懂,他诵读《古兰经》抑扬顿挫,韵味十足,悦耳动听。一股无形的魅力吸引了莎庄村的坊民,都说这是个好阿訇,也是他们梦寐以求的阿訇。

 试用几个月后,虎登岳阿訇于2009年5月1日正式聘为莎庄清真寺的教长。上任后,他语重心长的和寺管会协商说:“要想复兴教门,必须先做三件事:一、清除清真寺内外的十个石狮子,及大殿上方的动物形象。因为这些是不符合《古兰经》、 ‘圣训’和教义的。二、村中人不能喝酒、卖酒,因为《古兰经》明文规定,严厉禁酒。三、阿訇在一切教务活动及婚丧等宗教活动中,不可向坊民收取任何钱财。。这就是阿訇上任的三把火。

 搬迁清真寺内外的石狮子开始行动了,年轻人上到大殿屋顶上,小心翼翼的敲下那些动物形象,并未破坏房屋的整体结构。栏杆上的小石狮子清除后安上了白色的圆灯,那些张牙舞爪的石狮子搬到别处去了,清真寺在外观上回归了清净。酒是万恶之源。经训中多处提到饮酒、卖酒、酿酒、运酒均为非法。而莎庄村地处交通要道,几家饭店生意火爆,全凭酒的招牌。在这里禁酒很难,阿訇利用主麻日多次宣讲酒的危害,并说要在村中禁酒。而后与寺管会领导一同到各饭店劝说、警告,有人听劝不卖了,而有两家非要卖,叫上了劲,看你能把我怎么样?阿訇办事有理有据,在劝说警告不听的情况下,就问老板有多少酒?按你们的进价,我们全买了,然后当着两家老板的面把这些酒全砸了,并说,今天砸了我们买下的酒,明天如果你们还卖,就会毫不留情的砸了你们的酒,并现身说法讲了《古兰经》中禁酒的经文及国家禁酒的有关规定,又举例说明酒后驾车发生的惨剧,“司机一滴酒,家人两行泪”的沉痛教训,只说得两位老板低头不语……

给阿訇出“海提叶”,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这是中国伊斯兰教的传统习俗。在一切向钱看的今天,有些阿訇把开经、走坟视为职业,从中索取钱财。而莎庄村的阿訇率先垂范,从我做起,主动提出在为穆斯林服务中不收取钱财。并说“党中央多好,农民种地不交税,学生上学不要钱。但是,阿訇为坊民开经、走坟时还要钱,是不应该的,适当给我开点工资就行了”。坊上的几位中老年念经人都非常拥护阿訇的做法。敬畏的穆民说出了公道话,阿訇为主道办事,清除了寺里的偶像,禁了饭店里的酒,开经、走坟不要钱,真是我们心中的好阿訇啊。

 礼拜的人在逐步增加,阿訇因势利导给众坊民讲:“一个成功的穆斯林应具备坚定的信仰,虔诚的拜功,求知学习纪念安拉,善待穆斯林兄弟,乐于施舍自身洁净的钱财,走出家门为主道奋斗的优秀美德。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真主的喜悦。”为了能使众穆民走上端庄的道路,他每天都在不知疲倦的工作着。他要充分发挥清真寺的特有功能,清真寺不仅是叩拜真主的朝房,还应是一所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传播宗教知识的加油站,是锤炼信仰的大熔炉……他的每一天都在循序渐进地塑造着坊民的信仰心灵。有的人拜中念词不会,有的人诵读《古兰经》不标准,于是他将大殿作为课堂,黑板放在前方,亲自执教。并告诉大家学习阿拉伯语的重要性。穆圣说:“我说的是阿拉伯语,古兰经文是阿拉伯语,乐园的语言是阿拉伯语。”穆圣又说:“你们读《古兰经》吧!因为它在复生日将为读它的人说情。”众穆民明白了学习阿拉伯语及读《古兰经》的好处后,都纷纷学习。阿訇利用每天的晨礼后和宵礼前的时间来教,开始十几个人,后来近50人,最后凡是参加礼拜的人都在学。而女穆民学习的积极性更高,阿訇的妻子就义务到女寺支教,参加人数有100多人。

每天宵礼后,当阿訇发现某个乡老没来礼拜,他便主动前去看望,并说小家庭和大家庭一个样。某一家庭当发现家庭成员夜不归家一定会着急,要四处寻找。而清真寺是个大家庭,当阿訇发现有教友没来礼拜,有必要亲自去探望,看望穆斯林兄弟成了他的工作和义务。每天的晌礼、宵礼后,他总是要转几家,道声色兰,祝个平安!而村中有些年轻人在打麻将或上网,看到阿訇后,自知无理总是东躲西藏,但有几次总让阿訇发现。阿訇就心平气和地讲赌博的坏处,求知的益处,一来二去,这些年轻人也远离了麻将和赌博,走进清真寺学念《古兰经》,叩拜真主。

阿訇说:“古人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们的教门也应像流水一样,经常的流动才有生机。一潭死水,独善其身是不能发展教门的。当阿訇的人坐在清真寺里是无法传播信仰的,当年的圣门弟子如果不走向世界各地,我们这里会有伊斯兰吗?。三年来,每当尊贵的斋月来到之际,他总是与寺管会的领导,备上礼品,亲自到焦作、博爱周边的几十坊清真寺里去看望各寺阿訇,并与众穆民交流学习信仰的体会。在农闲的日子他带领一批男女穆斯林先后到长治、西安、兰州、西宁、云南等教门好的地区求知学习,交流心得,坚定信仰。三年来莎庄的200多户穆民中,每户都有外出学习和礼拜的人,累计外出学习的有600多人次,通过各方面的学习,全村坊民信仰不断提升,素质大大提高,平时礼拜学习《古兰经》的人将近有200名,主麻聚礼的人达300余人,女穆民礼拜的更多。如今村中呈现出一派发展教门的和谐气象,那真是:你追我赶学古兰,礼拜封斋互争先,外出学习同奋进,争先恐后去朝觐。骂人打架已杜绝,赌博喝酒无此人,邻里街坊祝平安,和谐社会教门兴。

村长深情地说:  “由于教门的复兴,不仅村民素质大有提高,而且社会治安更加良好。同时在真主的慈悯下,这里的牛肉加工生产经营一年更比一年好,由原来每天加工几十头,到如今每天上百头,有的家庭一天能加工30多头。”生产经营大发展,这是真主的襄助。有了钱的莎庄人,信仰提升后,争相朝觐。这一小坊,2009年有5人朝觐,2010年有8人,2011年有10人,2012年已有25人报名。富裕的坊民争着用自己洁净的财产为主道施舍,阿訇利用这一机遇来营造和谐社会。

营造和谐社会不是空口的说教,而是付出实际行动。从2009年到2011年,每当宰牲节时,坊民们虔诚敬意的拿出献牲的牛羊肉,纷纷送到清真寺。阿訇看着新鲜的牛羊肉,想起了远方的穆斯林亲人。于是莎庄清真寺三年来先后往陕西宝鸡地区的陇县等贫困村庄送牛羊肉5000多斤,送衣服800多件,并投资6万多元为西北某一清真寺盖四间水房,垒院墙50多米。笔者在2011年的宰牲节当天亲临莎庄村,目睹了他们去宝鸡等地送牛羊肉的盛况。

莎庄村,昔日无人知晓的小坊,在信仰的感召下,如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可以说是信仰改变了这里,一位年轻优秀的阿訇带动了这里。阿訇有没有奉献精神,是否能为主扬道,替圣传教,不是空口说教,而是能做出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并能做出别的阿訇不敢做的事,来打动穆民的情感。

“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服从真主,应当服从使者和你们中的主事人……” (4:59)莎庄村的寺管会主任无不感慨地说: “我们村有如此变化是我们的主事人阿訇,领我们学习古兰圣训的结果,是我们服从了真主的命令和圣人的教诲才有了今天。”一位伊协领导诚恳地问阿訇:“你用什么办法使这个小坊这么多人学《古兰经》、礼拜?”阿訇真诚地说:“别无他法,只有走穆圣的道路,以圣人的美德和方法去发展教门,一定会成功。”莎庄的年轻阿訇难能可贵,莎庄村的巨大变化仍在延续!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