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深处的新月

——走近敦煌清真寺

 

在丝绸古道上的敦煌,笔者在被集宗教、历史、绘画、雕塑、建筑于一身的佛教文化所震撼时,同样看到了清真寺顶端的新月,在茫茫戈壁绿洲上醒目地高耸着,看到了那些戴着白帽、飘着胡须的回族老人在街市上自信走过的身影。

目前,敦煌有定居回族人口3000余人,流动回族人口约4000余人。他们都坚守着纯正的信仰,常常围聚在敦煌唯一的清真寺里履行功课,成为敦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敦煌始有回族可追溯到元代,而首建清真寺则到了1933年。建寺之前,居住在敦煌城北沙梁回族聚居区的穆斯林在一片闲滩空地上搭棚礼拜,后来,穆斯林向当局申请要求建一座清真寺。这一申请很快得到了时任县长杨灿会的批准,他会同乡绅划县城东南沙梁一带为回族区,后由赵一壁、阿依甫、马才等穆斯林倡议并筹资始建清真寺。经过1年施工,初建礼拜殿9间,讲经堂、阿訇房、厨房、水房、教室等25间。因穆斯林人口增加,1937年又续扩礼拜殿3间,满足了当时回族穆斯林进寺礼拜之需。1945年,又增建北房5间,作为讲经堂和教长室,使清真寺建筑面积达到1110平方米。多年来,敦煌回族穆斯林围寺而居,在清真寺里礼拜、学习、议事,举行婚宴、丧事等活动。

1958年,清真寺被迫关闭,200余间房屋寺产被没收。直到1981年,经敦煌县委常委会批准,清真寺恢复开放,房屋、坟地等寺产退还清真寺,政府拨款3万元,对破旧的清真寺进行了维修。1985年,穆斯林集资修建邦克楼式大门,改换礼拜大殿土坯墙。又先后于1993年和1996年集资修建了淋浴室、锅炉房,打水井一眼。

始建于1933年的敦煌清真寺,历经岁月风雨,诠释着敦煌回族穆斯林的信仰,见证着敦煌回族穆斯林的发展。在茫茫戈壁的一片绿洲之上,在佛教文化盛行的精粹之地,清真寺以自身的存在和独特方式,在丝绸古道上的敦煌彰显著回族伊斯兰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敦煌地区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各地回族穆斯林。2002年,感慨于清真寺难以满足敦煌近万名回族穆斯林宗教生活之需的状况,当地穆斯林决定再次改扩建清真寺。先后集资250余万元,拆除老寺,在原址重建清真寺大殿、南北厅房、水房、大门等。一座更加坚固、美观的清真寺院又一次坐落在丝绸古道茫茫戈壁的绿洲之上。

新建的清真寺大门呈“品”字形结构,大门洞居中,小门洞相拥两侧,大小门洞外为长方形,内为圆尖拱形。顶端檐边处镶嵌着大理石花边,门洞正上方有椭圆形花边,正面用中文写着“敦煌清真寺”,背面为阿拉伯文,两侧小门洞之上亦有横额及对称文字。门洞内为黑色铁栏门,灰白色花岗岩贴面的门洞墙体给人以凝重之感。寺院南北两侧,是两层砖混结构的南北厅房,灰白大理石贴面,设有阿訇住房、讲经堂、接待室、水房、学习室等。

清真寺最壮观宏伟的建筑是礼拜大殿。沿8级台阶而上,到大殿一楼卷棚处,前檐正面有8根粗壮的大圆柱。前檐横额处,镶嵌着金黄色“敦煌清真寺”5个大字,在夕阳的余晖下熠熠生辉。前檐两侧各高耸着5层楼高的柱体邦克楼,顶部是六面形窗洞,上为圆包顶,悬挂新月。大殿顶端中部高耸着与大殿墙体颜色一致的灰白色大圆顶,上悬新月,与两边邦克楼顶的新月遥相呼应。大殿山墙内侧设有楼梯,可直通楼顶。大殿内宽敞明亮,分上下两层,可容纳千余人礼拜。大殿和水房门前各有一黄铜制作的乜贴箱,精美的花饰边纹,正面用中阿文书写着“穆圣说,施舍当去磨难,增加福寿”。

整座清真寺院落紧凑、整齐、洁净,大殿、南北厅房、门楼的地面、墙体均为灰白色,朴素大方,简洁高雅。尤其是8根圆柱支撑着的礼拜大殿,风格独特,庄重大方。无疑,这是一座凝结着敦煌回族穆斯林心血与智慧的精美建筑,是戈壁深处丝绸古道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