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饮食文化以空前规模走进主流媒体

马明良教授在高峰论坛宣读了报告要点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虽有一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但始终处在边缘状态,没有走进主流视野,要么被漠视,要么被误解。改革开放以来,情况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开放宽松的环境,加上中国穆斯林自身方方面面的努力,民族和谐、宗教和睦的局面正在形成。

近日,由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中穆青网等机构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清真产业高峰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西北民族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所所长马明良教授及其学术团队受组委会委托起草了我国首份《清真食品安全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并在高峰论坛宣读了报告要点。

该报告一经发布,引起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英语频道、北京卫视、陕西卫视、宁夏卫视、甘肃卫视、青海卫视、新疆卫视、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和央视网、凤凰网、光明日报等200家媒体以“首份清真食品安全报告发布”为题做了报导,并大量引用了该报告的观点和资料,使清真饮食理念首次以空前的规模走入主流媒体,让更多的国人了解了什么是清真、清真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清真食品问题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国家形象的关系等重大战略问题。

该报告还引起了中央有关部委的关注,如国家民委主要领导认为该报告很有现实意义,要求有关领导认真研读。同时,该报告被收入国家民委内参《民族资讯简报》。

此外,央视网、中国新闻网等主流媒体记者采访了马教授,就相关问题作了进一步阐释。他强调指出,当三聚氰胺、地沟油、假羊肉等等食品安全事件一次次打击国人信心的时候,当层出不穷的“食品危机”,让人们 “谈吃色变”的时候,人们不禁要问:我们还能吃什么?有什么东西可以让我们放心食用?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清真食品是安全食品,大家可以放心地吃。

该报告的主要观点

(一)第一次面向全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述了清真饮食: 清真饮食是一套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饮食制度和饮食文明,它源于一种信仰,成为一种文化。

 (二)第一次明确而响亮地提出了清真食品本质上就是安全食品、健康食品!

(三)第一次将清真食品问题与国家战略联系起来,指出:重视清真食品,发展清真产业不仅仅是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问题,其意义是多方面的:既是民族问题,更是民生问题;既是政治问题,也是经济问题;既是实现国内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需要,也是与国际接轨,建设和谐世界,树立中国在国际上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形象的需要。

该报告提出了发展清真产业的若干关键建议:

第一,改变小打小闹,打造清真饮食品牌,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第二,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加速清真产业转型升级,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第三、清真产业要获得发展,需要政府大力扶持,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在相关地区建设若干颇具规模的清真产业园区,加大土地和税收政策的支持力度,引导清真产业开展精细化加工,延长产业链,打造“拳头产品”。

第四,为确保中国清真产业的健康发展,在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制订相关地方法规的同时,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出台国家层面的《中国清真食品法》。

第五,中国清真食品在突出中国制造的同时,一定要和国际接轨,制定国际上普遍认可的标准,出台真正能够代表中国实力和中国形象的清真食品国家标准。

第六,重拳打击假冒伪劣。由于清真饮食美誉度高,消费者多,市场空间和利润空间大,一些见利忘义之徒受利益驱动,打着“清真”的招牌,在从事假清真食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造成了和正在造成极大社会危害。

清真饮食业应该来一个“打假”行动!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进行清理整顿,凡是假冒伪劣的所谓清真产品在网上曝光,公布造价售假企业黑名单,并给予严厉处罚,让这些见利忘义的企业付出应有的代价,通过提高违法违规成本来避免类似行为不断发生。

也许,一次论坛,一份报告,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但主流社会对清真文化一无所知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面对清真食品问题,谁要是装聋作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会被视为无知和麻木,视为没有素质、不作为。这是一个好兆头,好开头,继续努力,大家一起推动吧!

关于《清真食品安全报告》在主流媒体报导的部分连结 doc(64.5 KB)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