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族

  保安族,有人口1 2 2 1 2 人。主要聚居在甘肃省积石 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 县。少数散居于甘肃临夏回 族自治州和青海省循化县。 

  

  保安族地区位于甘肃西 南部,东南与临夏县接壤, 西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毗邻,北与青海民和县隔 河相望,东北部与永靖县以黄河2界。在这巍峨的积石 山下,黄河上游之滨,水草肥美,宜农宜牧。小麦、玉 米、洋芋、青稞、豌豆是保安族的主要农作物。汁甜味 美的冬果梨和薄皮核桃尤2著名。  

 

  “保安”是保安族的自称,历史上曾被称作“回回 ”、“保安回”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 意愿,正式定名2保安族。

  

  保安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无文字。保安语属阿尔泰 语系蒙古语族,大多数人通晓汉语。

  保安族信仰伊斯兰教,在家庭生活习俗及社会等方 面与当地回、东乡等民族大体相同。

  保安族主要从事农业生#,兼营牧业和手工业。很 早就会冶铁的保安族,有着高超的制刀技艺,他们制作 的腰刀,锋利耐用,精致美观,在当地各族群F中享有 盛名,被称作“保安刀”。

  

  男坎肩与女盖头

  

  保安族早期与蒙古族相邻居住,服饰也基本上与蒙 古族相同。男女冬季多穿长皮袍,戴各式皮帽,夏秋则 穿夹袄,戴白羊毛毡制的喇叭形高筒帽。男女均系各色 鲜艳的丝绸腰带,并带有小装饰物。

  

  元朝后期,因受藏、土族的影响,保安族男女在春 、夏、秋三季均穿长衫,戴礼帽。有的男子还穿高领的 白色短褂,外套黑色的坎肩;女子服饰色彩比较鲜艳, 脚穿绣花鞋,这期间的服饰兼有藏、土族服饰特点。

  

  清朝咸丰、同治年间,保安人迁徙到今甘肃积石山 大河家地区后,与周围的回族、东乡族、汉族密切往来 ,其服饰又有了明显变化。平时,男的喜戴白色或青色 的号帽,穿白布衫,套青布坎肩;逢节庆时,一般头戴 礼帽,身着黑条绒长袍,外扎彩色腰带、挂腰刀,足穿 牛皮长筒靴。妇女平时穿紫红色或黑绿色灯心绒大襟上 衣,蓝色或黑色裤子,有的喜欢穿过膝的长袍,下身多 穿水红的花色裤,衬托的格外典雅俊俏。

  

  如今,保安人的服饰与当地的回族、东乡族无根本 差异。男子平时戴白色号帽,身穿白色衬衣,黑色坎肩 ,蓝或灰色裤子;走亲访友或外出时,多穿中山服或军 便服。未婚女子多穿鲜艳的各色上衣,头戴细薄柔软透 亮的绿绸盖头;已婚少妇以及中年妇女平时多戴白色卫 生帽,外出时则戴黑色盖头;老年妇女多着深色服饰, 戴白盖头。

  

  保安腰刀

  

  保安腰刀,造型优美,线条明快,装潢考究,工艺 精湛。它不仅是生活用具,也是别致的装饰品和馈亲赠 友的上乘礼品。因此,深受西北各族人民的欢迎,在阿 拉伯国家也颇有名气。

  

  保安腰刀的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比较著名的腰刀 有“什样锦”、“雅王其”、“波日季”、“一刀线” 、“双落”、“满把”、“扁鞘”、“蒙古刀”、“哈 萨克刀”、“鱼刀”等等。刀面上,分别镌刻着手、龙 、梅花等各种图案,这是区别腰刀的不同风格、不同式 样的标志。其中最漂亮的要数“什样锦”,最有名气的 则推“波日季”。有关“波日季”腰刀的来历,还有着 一个动人的传说故事:

  

  传说从前保安人居住的地方美丽富绕,人畜兴旺。 忽然,有一年出现了一个魔鬼,隔三差五魔鬼就下山到 村子里掠取姑娘,人心慌慌,不敢出门。血气方刚、见 义勇2的铁匠哈克木,手持钢刀前去山洞与魔鬼搏斗, 任凭他举刀猛砍,总伤不着魔鬼。后来,有一位白胡子 阿爷给他托梦说:“孩子,有一种叫“波日季”的腰刀 可制服魔鬼,对面山上有个天池,天池西边有棵老树, 你按照此树的叶子打一把腰刀,并记住在刀面上要凿上 有树叶的图案”。后来哈克木遵照白胡子阿爷的话精心 打制了波日季腰刀,并亲自持刀杀死了魔鬼和毒蛇,救 出了许多姑娘。人们2了纪念哈克木的功劳,至今还保 留了波日季的原样。

  

  保安腰刀锋利无比。削铁,刀口不缺,刀刃不卷。 削发,只要把头发放在刀刃上用口轻轻一吹,头发立即 就断。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腰刀把子。刀把均用什样锦 镶嵌而成,图案协调华丽。金黄、翠绿、湛蓝、黛黑、 银白、桃红……并夹有朵朵梅花。银白色的刀鞘,包着 三道枣红色的铜箍,分外璀璨夺目。刀鞘上端,有个小 孔,挂有别致的紫铜环子。拔刀出鞘,刀锋闪闪发亮, 寒光逼人。

  

  保安腰刀的生#,已有1 0 0 多年的历史。随着时 代的发展,能工巧匠们带着各自的“绝招”,在一起不 断切磋打刀技艺,对于造刀的复杂工艺过程,像设计、 锻打、淬火、镶嵌、砸铆等都有了新的突破。特别是近 几年来,市场开放给保安腰刀打开了销路,给这一历史 悠久的民族工艺注入了新的活力。

  欢快优美的宴席曲

  宴席曲,顾名思义,是保安族人民在婚礼宴席间唱 的歌曲。其歌词动听,曲调优美,欢快明朗,边舞边唱 ,深受保安人的喜爱。   保安族婚礼之夜,全村男女老少都要来闹婚宴。此 时,青年们都聚集到男方家院子里,围着火堆,由几十 个能歌善舞的小伙子,手拉手,肩靠肩,边唱边跳,观 F也随着节拍和之,使本来就喜气洋洋的婚礼之夜更增 添了欢快的气氛。宴席曲有传统节目,亦有歌手们即兴 而唱。如一首传统宴席曲:“月亮儿上来亮上来/ 啊呀 亮呀上来/ 今晚的东家是有福的人/ 摆下的宴席火一样 红/ 恭喜呀,恭喜大恭喜/ 拿上一包茯茶来恭喜/ 庄子 上的青年都到齐/ 送东家一段宴席曲。”   保安族人唱宴席曲不分辈份,在热闹的新婚之夜, 全村凡能行动的都到新郎家去听去唱宴席曲,分享主人 家的欢乐和幸福。   传统体育“打五枪”   “打五枪”是保安族人民主要的传统体育活动之一 ,体现了保安族男子剽捍、机智、敏捷的雄姿。保安族 聚居的“保安三庄”几乎每年都要举行“打五枪”比赛 。   “打五枪”,是参赛者用自制的土枪,从装火药, 扣压引火帽到射击,必须一气呵成,并且规定这一连串 的动作必须在飞驰的马背上进行,在2 0 0 米距离内完 成打五枪的任务。“打五枪”活动一般在冬闲时举行, 届时所有保安族群F都前来观看。比赛前,三庄各自推 举的骑手们先把引火帽装进缠于额头上的花布火药带内 ,内有5 只拇指粗的牛角管,管内装有火药。骑手们在 起跑线前持抢上马,号令一下,只见他们在宾士的马背 上左手持枪,右手装火药,取装引火帽、射击等。在到 达终点之前,谁先连续射完5 枪谁就是第一名。获胜者 2本村争光,人们都表示祝贺。“打五枪”场面壮观、 激烈,既锻炼了人们勇敢、顽强、机智的意志,又增强 了民族荣誉感。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1条评论